涵养中华民族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 |
发布人:陈健 发布时间:2015-10-27 浏览次数:207 |
涵养中华民族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体会 沈壮海 信息来源: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思想政治教育》,2015.7.(内容有删减)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从继续推进民族复兴进程、迎接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的战略高度,对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养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问题作出了一系列深刻论述,鲜明地表达了中国共产党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高度的价值自信、价值自觉,也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深入推进确立了科学指引。这些丰富而深刻的论述,向我们提出了一系列应当深入研究的新论断、新课题。 在核心价值观建设中如何发挥好文化的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坚守我们的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必须发挥文化的作用。在价值观建设中发挥好文化的作用,我们需要理性面对自己文化的历史。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创造了辉煌灿烂的中华文化,积淀形成了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志。开掘利用好优秀的传统文化,我们当下的价值观便可以获得丰富的精神涵养;承继好传统文化中蕴含的优秀价值观,我们才能真正传承中华文化的精神命脉。在价值观建设中发挥好文化的作用,我们还需要着力推进文化的新发展,借重文化发展的新成果。这就要求我们,在文化发展和价值观培育问题上,“要处理好继承和创造性发展的关系,重点做好创造性转化和创造性发展”。在价值观建设中发挥好文化的作用,还要求我们以开放的气度、博大的胸怀对待外域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自信不是自闭自恋,不是浮扬虚骄,而是与虚怀若谷、开放洞达相为一体。在广泛的文化交流互动中自主地择善而从、含菁咀华以为我用,我们方能于世界文明之巅览众山之小、观气象万千。 如何把弘扬核心价值观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紧密地结合起来 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内容。深刻理解这一新的论断,我们需要认识到:其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们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内在灵魂,是我们清晰认识和把握“如何治理”这一治理中基本问题时最深层的价值依循,也是我们准确定义、定向“什么是现代化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如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时应当持紧的价值尺度。其二,如同经济领域、政治领域、社会领域、生态领域需要良好的治理一样,一个社会的思想文化、意识形态、道德人心领域也需要良好的治理,也是国家治理的重要方面,也需要通过治理,确立先进、有力的价值秩序,促进文化和谐,一多互济,百花齐放,繁荣兴盛。其三,能否运用好价值体系、价值观的力量开展治理,是国家治理能力的重要体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将价值体系和价值观的力量与国家治理的其他力量共同使用,国家治理才能达于善境。其四,深层融入国家治理体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地生根极为重要的依凭。国家治理体系本身便是一种强大的价值观展示体系、价值观教育力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只有深深融入国家治理体系之中,成为其内在的跃动的灵魂,才能在引领国家治理体系建设的同时,获得有力的制度体系的支撑。 如何使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 围绕让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真正发挥作用,习近平总书记以极为深刻的论述,阐明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教育、践履实行应当遵循的方法论要求,其中一个重要的要求即落细、落小、落实。“细”的要义在于精细、细节。落细,即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教育要有精细的设计、讲求艺术、富有创意、细分对象、细讲道理、润物细无声,避免一般性的号召、水过地皮湿。“小”的要义在于浅近、具体。落小,即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教育要善于从小处着眼、微观着手,引起人们小中见大、由浅入深、由近及远、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认识、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善成德”、“积礼义而为君子”。 “实”的要义在于真切、实在。落实,即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教育要接地气,贴近时代、贴近生活、贴近实际,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贯穿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要有实实在在的抓手,通过教育引导、舆论宣传、文化熏陶、实践养成、制度保障等等,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落实这些要求,还需要我们将责任心、使命感、创意性融入其中。 如何抓住抓好核心价值观这一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点 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从根本上说,取决于其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凝聚力、感召力。软实力之争,归根到底是价值观之争。以核心价值观为重点推进文化软实力建设,要统筹内外,一方面要着眼国内有效推进核心价值观的弘扬与践行,用核心价值观来引领社会思潮、整合社会意识、增进价值自信,凝神聚气、提振族魂;另一方面,也要加强提炼和阐释,拓展对外传播平台和载体,把当代中国价值观念贯穿于国际交流和传播方方面面,面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发好中国声音,展现当代中国价值观念的内涵与魅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