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以律己 做政治上的“明白人” |
发布人:时晨 发布时间:2016-04-28 浏览次数:126 |
【思政党建】 严以律己做政治上的“明白人” “严以律己,就是要心存敬畏、手握戒尺、慎独慎微、勤于自省,遵守党纪国法,做到为政清廉。”在全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艰巨繁重的关键时期,习近平总书记的话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理想信念是精神上的“钙”,是做政治“明白人”的前提。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政治上就靠不住。一些党员干部在遵守纪律特别是政治纪律上出现问题,甚至堕落为腐败分子,说到底就是把“革命理想高于天”抛在了脑后,导致精神缺钙,“总开关”失灵。领导干部只有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时刻保持共产党人的正义感、是非观和原则性,练就“金刚不坏之身”,才能面对责任不含糊、面对诱惑不心跳、面对歪风不手软,关键时刻靠得住、信得过、顶得上。 北伐战争时期,叶挺是“铁军”团长,大革命失败后流亡国外,和党失去了联系。抗战爆发后,叶挺回国参加抗日,毅然出任新四军军长。皖南事变,叶挺被俘后,蒋介石派顾祝同当说客,告诉叶挺只要发表一个脱离共产党的声明,就让叶挺当战区司令长官,照样可以抗日,而且还能得到荣华富贵。叶挺严词拒绝,并写下了脍炙人口的《囚歌》。抗战胜利后,有记者采访他:“你在监狱里关了这么多年,现在最想干什么?”叶挺回答:“第一件事就是给中共中央写信,请中共中央审查我在监狱中的表现,如果认为我在监狱中没有做损害党和人民利益的事,就请中央接收我为中国共产党党员。”这就是被囚铁窗多年的叶挺的选择和回答。正是这种对理想信念的坚定执着,才是共产党人严以律己的动力,造就了共产党员的独特风骨。 宗旨意识解决权力观问题,是检验严以律己能否达标的关键。 领导干部手中的权力是为人民服务,还是为自己服务?关于权力观,习近平总书记讲过,“权由民所赋,权为民所用,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权是人民群众给的,权力的来源属性决定了用权要为人民服务,这也是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有了职权就要承担责任,受到监督,这就是我们的权力观。我们共产党人,要立志做大事,不要立志当大官,千万要防止把升官发财作为自己的人生目的。是否树立了正确的权力观,是检验严以律己是否达标的关键。只有心中时刻装着群众,党员干部才会自觉培养健康的生活情趣,保持高尚的精神追求,奋发进取地务实工作,时刻提醒自己抵制奢华、淡泊名利,时刻警示自己依法办事,恪守本色,时刻告诫自己坚持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不计较个人得失,自觉为人民群众掌好权、用好权、管好权。 政治纪律是不可逾越的“雷区”,是检验政治上清醒与否的标尺。 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是一个政党最重要、最根本、最关键的约束性规范,是首要纪律,决定政党的兴衰,决定政党事业的成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在所有党的纪律和规矩中,第一位的是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 “纪律不带电,难成高压线”,严格执纪是我们党一贯坚持的治党原则,是维护纪律权威的重要体现,也是促使领导干部做政治“明白人”的保证。严明政治纪律不能停留在口头上,必须落实到实际行动中、体现在行为约束上,就是要严守底线、有纪必依,真正做到使党的纪律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检验党员干部是否在政治上清醒,很重要的一点是看其是否做到了心中有戒。对坚持什么、反对什么,领导干部头脑要清醒、心中有定力,知道“天”高“地”厚。“天”就是党纪国法,领导干部必须敬畏法律、遵守纪律,明白法网恢恢、疏而不漏;“地”就是老百姓,领导干部必须为民务实清廉,知道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心中有杆秤,明白哪些可以做、哪些不可以做,使纪律真正成为廉洁从政的刚性约束。 摘自:《天津支部生活》2015.11.33~34 |